全国免费热线: 187-2149-5881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新闻动态


结肠癌手术方式全解析


哪些结肠癌患者需要手术

I期以上结肠癌需要手术

内镜治疗推荐用于肿瘤浸润黏膜层1000μm以内的较浅部位的结肠癌。当肿瘤浸润至肠壁更深的部位,首先要考虑外科手术。对于已经转移至其他器官和组织的IV期结肠癌的治疗会更为复杂,常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评估

高龄的结肠癌患者

结肠癌的手术操作并不难。结肠是管状的纤长器官,结构比较简单,周围的血管和神经也不那么密集,是比较容易手术的器官。

虽然年纪较大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,但是随着外科技术及ICU的发展,部分高龄、伴有心脏病、糖尿病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患者,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及完备的术后监测,也可以耐受麻醉和手术。



手术核心原则

第一步、切除足够的肠管

 结肠癌手术中,医生会以肿瘤为中心,并在肿瘤两侧多延长切除10厘米的看似正常组织——这相当于为癌细胞扩散设立“安全区”。研究发现,90%的潜在淋巴结转移集中在肿瘤周围5厘米内,而肿瘤两侧10厘米的切除范围能覆盖98%的转移风险,既确保彻底清除隐患,又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肠道。这种“宽边界,保功能”的策略,如同精准拆弹时划定警戒线,是平衡根治与生活质量的关键。

第二步、彻底的淋巴结清扫

淋巴结是癌细胞的“中转站”,若未清扫干净,残留的转移灶可能3年内复发。因此,需要清扫肿瘤周围所有可疑的淋巴结(如同清除地雷周边可能埋藏的引线),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复发风险。

第三步、无瘤原则

无瘤原则是结肠癌手术的核心原则之一,目的是防止肿瘤破裂导致癌细胞在手术中扩散。简单来说,医生会通过一系列规范操作,像隔离炸弹一样隔离肿瘤:术前通过检查定位肿瘤的边界;术中提前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,并用纱布隔离肿瘤周围组织;使用特殊工具轻柔操作,避免挤压肿瘤;所有接触过肿瘤的器械单独处理。即便出现意外情况,医生也会立刻彻底清理。这些措施能最大程度保障手术安全,降低肿瘤破裂的风险。


结肠癌手术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:传统开腹手术、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。

三者的核心目标完全一致——精准彻底切除肿瘤病灶,差异主要体现在操作方法上。开腹手术需在腹部切开较长切口,医生直接目视下完成切除;腹腔镜手术则通过3-5个钥匙孔大小切口,借助腹腔镜影像系统放大10倍视野精细操作;机器人手术在腹腔镜基础上,通过医生操控机械臂实现540°灵活转向和震颤过滤。虽然切口大小和操作工具不同,但腹腔内的肿瘤切除范围和根治标准完全一致,具体选择需根据肿瘤位置、患者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。

传统开腹手术

传统开腹手术是结肠癌治疗的经典方式,需在腹部切开10-20厘米切口,医生直接目视下完成肿瘤切除。虽然其术后疼痛感较强、住院恢复周期需10-14天,但作为历经百年的成熟术式,至今仍是复杂病例(如肿瘤侵犯周围器官)的重要选择。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,约80%患者可通过3-4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完成手术,但传统开腹在紧急情况或特殊解剖结构中仍不可替代。

腹腔镜手术

自1991年腹腔镜技术首次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以来,经过33年临床实践与器械革新,这一微创术式已成为I~III期结肠癌的优选方案。其核心优势在于:通过腹部3-5个钥匙孔切口,借助高清影像系统放大视野完成精准切除。尽管手术时间略长于传统开腹,但多项权威研究证实,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更少、术后疼痛更轻、切口感染率降低40%,且住院时间缩短近1/3。更重要的是,两种术式在肿瘤根治效果、长期生存率及严重并发症风险上完全等效,患者可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灵活选择。

机器人辅助手术

机器人辅助手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外科手术方式,医生通过操控台远程指挥机械臂完成精细操作。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达芬奇手术系统,其核心技术包括:

  1. 三维高清成像:通过4K立体视觉系统,将手术视野放大15倍并立体呈现(相当于在腹腔内架设IMAX影院),连0.2mm的毛细血管搏动都清晰可见2.仿生机械臂:配备540°超自由度旋转腕部器械,可模拟人手动作并过滤操作震颤,精度达亚毫米级(0.1-0.2毫米);